【南科良将(一) | 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周翼翔】精耕学院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赵紫君 来源:工会(教代会) 时间:2024-10-31 10:56 点击:8次


人物卡片: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智能制造学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西华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美国留学1年。

2023年,智能制造学院师生获得7个省级比赛奖项,1+X证书等级认证37名,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横向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一系列来之不易成绩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是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周翼翔。

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娃”,已深耕职业教育教学30余年,始终坚守在铸魂育人一线,怀揣朴实的爱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带领着智能制造学院一众师生共同成长。

他常说,希望我们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实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求学 走出大山

将时间倒退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周翼翔七兄妹和父母生活在四川仪陇马鞍镇瓦子坪村,一家九口人过着简朴而又安乐的日子。

“父母说,只要你们能读得下去,我们就会送。”在那个年代,孩子承载着家庭未来希望的同时,亦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从学校到家,大约七公里路。周翼翔和几兄妹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把早饭做好之后,再迎着日出一路奔跑着去学校读书。除上学外,回到家后,还要参加栽秧、打谷、收麦等生产劳动,“那时候的我们真的一点也不觉得苦”。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回忆起上学时的细节,周翼翔至今历历在目。

高考前一天,因为晕车,担心影响考试状态,周翼翔慎重考虑后,选择提前走着路去县城参加高考。从老家到县城,在哥哥的陪伴下,周翼翔背着书包翻山越岭。“那天走着走着还下起了大雨,幸好我们带了伞。”从山里泥泞的小路到省道,两兄弟走了五个多小时。

在艰苦的生活中,周翼翔以坚韧的品格迎难而上,一路奔跑至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而那一年,周翼翔所在的高中仅有四个学生考上大学。

图片1.png

转行 走上讲台

大学期间,周翼翔勤学苦练,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在兴趣的牵引下,就读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

“我们那时候学校学籍管理很严格,学期课程不合格就会面临留级、退学的风险。”周翼翔说,因此快到期末考试周时,经常有同学找他探讨课程学习中较难理解的问题。这一经历给他往后的教师生涯埋下了种子。

周翼翔对待学业的认真和钻劲儿,辅导员看在眼里。1985年,在辅导员的推荐下,周翼翔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一名专任教师。

“在职业学校当老师,一边可以教书育人,一边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周翼翔逐渐发现了教师的价值,爱上这份工作。

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期间,周翼翔不断探索汽车工程教学的方法、组织申报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等专业,研发智能教学软件、协助地方环保等企业解决汽车疑难杂症、开展干旱输水系统培训......2004年获“遂宁市第四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07年获“遂宁市青年杰出创新人才”称号,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第五届教学名师。

图片2.png

挑战 走进新赛道

2021年,周翼翔任职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那时,南充科院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二级学院专业建设面临众多挑战。周翼翔带着智能制造学院全体教职工因地制宜,推动各项项目建设落地落实。

“每天早上,他的办公室总是第一个亮。”在同事眼里,周翼翔像一匹马,勤劳智慧、严谨细致,对学院的每项工作都倾注心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在促进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周翼翔深知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打通这一渠道,我们几乎走遍了周边产业园和企业,一家一家跑,介绍学校背景、发展优势、产教融合政策、校企合作项目等。”周翼翔笑着说到,这为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专业办学的适应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智能制造学院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与川渝30余家企业实现双元育人,对接区域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服务南充市临江新区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南充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与四川源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截至2024年已经选拔培养3届220余名学生进入“源维工匠班”,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工匠型技能人才,首届联合培养的21级源维工匠班学生,已全部通过考核被源维所在集团录用。


图片3.png

尽责 规划学院发展

“外出谈合作时,周院在,大家的心里感觉就像有了定心针一样,踏实许多。”同事介绍,无论是项目申报、写评估工作材料,还是开展科研专题报告等,周翼翔总是事无巨细。

自入校以来,周翼翔组织制定智能制造专业群发展和配套实训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制定完善行政、教学、实训内部管理制度,完成智能网联等3个实训室的建设,组织申报并获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2个新专业,开展结对帮带6名教师,推进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和市级研究项目的研究......

智能制造学院专业建设逐步完善,成效初显。据统计,学院双师比例超50%,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省级及以上荣誉10余项、校级50余项,学生就业率达到98.94%......已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之一。

而关于智能制造学院未来发展,周翼翔有着明确规划。在他的2023年述职报告中,提到了三个方向:拓展群专业,加快校企协同育人环境建设,加强师资团队科研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更具特色的育人环境,立足区域,服务成渝经济区!”

图片4.png